湖北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三国东北王:公孙渊居然把魏国打败了

网络整理 2019-05-07 最新信息

公元234年,东北暂时平静,历史的目光聚集两个名人之死。一个是禅位曹氏的汉献帝,一个是蜀国的诸葛亮。

两位同年生、同年死的神童,都极大威胁着曹魏,一个是从正统上,一个是从军事上。


三国东北王:公孙渊居然把魏国打败了


同年,孙权又亲征魏国,被击退。

最大内忧解决,两个外患暂平,魏明帝把目光终于盯到辽东身上。

辽东临近幽州,幽州刺史是征讨辽东的关键人物。

此时的幽州刺史是王雄。

王雄,干的最有名的事情,是派一名叫韩龙的刺客,刺杀了鲜卑首领轲比能,使鲜卑陷于纷争,从此一蹶不振,一举解决魏国北疆问题。

王雄还有一个好孙子,他的孙子叫王戎,是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小。234年,王戎出生。

按理说,王雄应该担得起征讨公孙氏的重任吧,但是,在魏明帝心里,早有人选。

公元235年,幽州刺史换人,新刺史叫毋丘俭。魏明帝当太子时,毋丘俭给他当文学掾,即掌管文化事务的副官。

除了幽州刺史一职,毋丘俭还兼任度辽将军、使持节、护乌丸校尉。这四个职位,表示毋丘俭直接代皇帝管理幽州、幽州北部和东北部各少数民族的军政事务。


三国东北王:公孙渊居然把魏国打败了


派如此极度亲近和信任的人当幽州刺史,魏明帝确实想彻底解决辽东威胁。

魏国在行动,吴国也在行动。

孙权意外得到在辽东的东面,还有一国叫高句丽,与辽东为仇,自然要利用一番。

235年,孙权派黄门侍郎谢宏和中书令陈恂为使者,准备封高句丽王为单于,并赐衣物珍宝。

但是,吴国毕竟离东北远,孙权的使者来得晚了一步。

公元234年,曹魏派出使者,已经悄悄和高句丽和亲,达成共同攻打辽东郡的同盟。

实质上,表面平静的234年,辽东的公孙氏正坐在一个火山口上,东面、西面和南面的敌人,都在磨刀霍霍。

不知道高句丽已经和曹魏形成同盟的吴国使者,先来到安平口,就是今天的丹东。

到了安平口,吴国使团派校尉陈奉先去打前站。

陈奉得知,魏国幽州刺史下令,让高句丽抓住吴国使者。

陈奉赶紧回安平口,向谢宏、陈恂汇报。

而高句丽王则派主簿笮咨、带固到安平,和谢宏相见。

吴国使者和高句丽双方一通秘谈之后,上演一出劫持大戏。

谢宏抓了30多位高句丽贵族作为人质。无奈之下,高句丽选择屈服,向吴国赔不是,还送上数百匹马。

于是,谢宏把孙权的诏书、赏赐物品交给笮咨、带固,带给高句丽王。由于谢宏此行的船比较小,只带80匹马回到吴国。

这一出戏,自然不怎么高明。既然是劫持,又怎么有后面的送诏书和回送马匹?

高句丽和东吴的假唱,肯定会惹来魏国的指责。

在东吴和魏国之间,高句丽必然选择实力更强、距离更近的魏国。

第二年7月,即公元236年,孙权又派使者胡卫访问高句丽,还想碰碰运气,演演双簧。


三国东北王:公孙渊居然把魏国打败了


但是,已被严重警告的高句丽没敢再玩火,直接斩下胡卫等人的人头,送到了幽州刺史毋丘俭那里。

毋丘俭在向魏明帝汇报此事的同时,应该同时汇报消灭公孙氏的计划,时间定在237年秋,明为征召,实为征讨。

魏明帝的回复,应该是一个字——准!

公元237年7月,秋,毋丘俭率本部兵马以及归顺的鲜卑、乌丸部族军队开到辽东南地区,宣诏公孙渊,让他到洛阳上班打卡。

公孙渊明白,这是硬性重组,曹魏要吞并他们公孙家的股份。

如果他公孙渊不听话,毋丘俭就立马翻脸。

东北出生的公孙渊,哪吃这套,要翻脸也是我先翻啊。

公孙渊带兵,和毋丘俭在辽隧——今天海城西面——对战。

对战时,天降大雨,辽水暴涨,毋丘俭见形势不利,带兵退回幽州。

打退魏军,公孙渊一想,反正已经打了,而且打赢了,就公开反魏吧。

他在辽东郡自立为燕王,设置百官衙署,定都襄平,改元为绍汉元年;同时,派人招降鲜卑人,并时常派兵出没于曹魏的北方进行骚扰。

与此同时,公孙渊派人出使吴国,向孙权称臣。


三国东北王:公孙渊居然把魏国打败了


公孙渊的使者到达建业时,孙权毛了:上回你杀我吴国国家常委时,想什么来着?这回和魏国闹翻了,又过来讨好我?来人,把公孙渊的使者,拉出去砍了,给我们吴国儿郎报仇!


本文作者:萧十三郎的大号(今日头条)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toutiao.com/a6688147335672758792/

声明: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,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;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,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

Tags:公孙渊   三国   孙权   曹叡   毌丘俭   王戎   历史   汉献帝   竹林七贤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