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三国系列——诸葛亮有必要七擒孟获么?

网络整理 2019-05-09 最新信息

答案是肯定有必要的。

详解一下:

建兴三年,益州飞报:“蛮王孟获,大起蛮兵十万,犯境侵掠。

百官谏曰:“南方不毛之地,瘴疫之乡;丞相秉钧衡之重任,而自远征,非所宜也。且雍闿等乃疥癣之疾,丞相只须遣一大将讨之,必然成功。”孔明曰:“南蛮之地,离国甚远,人多不习王化,收伏甚难,吾当亲去征之。可刚可柔,别有斟酌,非可容易托人。”反叛的地区属于蛮荒之地,远离蜀汉政治中心;当地少数民族众多,根本不管你是谁当家;更何况当时蜀汉内外压力巨大,经过夷陵之战以后,蜀汉几乎到了灭国的境地,所以在南方的少数民族势力才敢反叛;杀掉反叛的将领和部族头领是简单的,但是彻底消灭反叛势力是特别艰难的;杀了孟获,还有孟得、孟津等等,况且对于以后的七出岐山是显然不利的,要想收复中原,就不能存在后方的隐患,就不能陷在南方长期的治安战里。

三国系列——诸葛亮有必要七擒孟获么?


诸葛亮进兵后,很快便击败叛军,雍闿以及朱褒被杀;同时,附近的郡县也都被援军平定。但是,叛军却并未归顺,而是在孟获的带领下继续反叛。孟获“素为夷汉所服”,在当地很有威望,这正是雍闿派他去“诱扇诸夷”的原因。果然,孟获的煽动能力无与伦比,在雍闿被杀以后,自己便拉大旗作虎皮,占着山头唱起了歌。

接下来就是,在第一次孔明抓住孟获,众将上帐问曰:“孟获乃南蛮渠魁,今幸被擒,南方便定;丞相何故放之?”孔明笑曰:“吾擒此人,如囊中取物耳。直须降伏其心,自然平矣。”但是诸葛亮却没有这么做,而是很大方地带着他参观了军营,然后笑眯眯的问,军容如何?孟获相当桀骜,回答说:以前我是不知虚实,才会被你所败;如今我既然看到了你是如何行军布阵的,打赢你只是分分钟的事!诸葛亮于是挥了挥手让他回去:不服来战。

接下来的事,大家就都知道了,诸葛亮连续抓了孟获七次,抓到孟获的厚脸皮终于撑不下去了,愿意归顺投降。而且,孟获还表示:南人不复反矣!

遂同兄弟妻子宗党人等,皆匍匐跪于帐下,肉袒谢罪曰:“丞相天威,南人不复反矣!”孔明曰:“公今服乎?”获泣谢曰:“某子子孙孙皆感覆载生成之恩,安得不服!”孔明乃请孟获上帐,设宴庆贺,就令永为洞主。所夺之地,尽皆退还。孟获宗党乃诸蛮兵,无不感戴,皆欣然跳跃而去。诸葛亮顺利达成“攻心为上”的效果,带兵北归。

三国系列——诸葛亮有必要七擒孟获么?


我们再来看,南中“险远”,地处云贵高原,和巴蜀又是两个地理关系,“七擒孟获”这一事件的真正意义,在于蜀汉收获南中士人之心,南中士人之心有了,就不会有意挑唆夷人造反,后续孟获为官等事情,都意味着诸葛亮与南中士人等,分享南中的政治权益。孟获后来成为御史中丞,这官位的职责极有可能是“督诸州刺史,纠察百寮”,曹魏的司马懿就担任过御史中丞,显然孟获要是没有一点知识水平,是很难在蜀汉做到这个位子的。而所谓“攻心为上”,并不是说要打动每一个夷人,让他们在心中感念王化,永不叛乱。诸葛亮要笼络的,是那些有在夷人当中有影响力的人,让他们对朝廷效忠。然后,再通过他们的影响力,去安抚当地的百姓,接受朝廷的统治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在孟获出现以后,诸葛亮的“攻心”战才真正有了实施的可能。只要能收服孟获,那么通过他,安抚夷人的事就顺理成章。否则,在当地如果没有孟获这样有权威能服众的人物存在,夷人各自为政,那么诸葛亮难道还派人一个一个的去做思想政治工作吗?

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后,收获的这片土地虽不至于是不毛之地,但也基本上都很贫瘠荒凉。当地人的生活水平跟中原汉人比起来,自然也远远不如。

那么,诸葛亮是不是要在当地发展生产,促进繁荣,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,把落后的边疆地区变成蜀汉的新江南呢?

诸葛亮并没有如此做,而是反其道而行之,“出其金、银、丹、漆、耕牛、战马以给军国之用”,把当地的产出用来充实蜀汉的军需,并用当地人组建了一支蜀汉精兵。

诸葛亮的方法是抽光当地的劳力和财物,不给下一个想要反叛的人留下积攒实力的可能。

不愧是一代名相!

本文作者:文史类小茶馆(今日头条)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toutiao.com/a6688140679429751307/

声明: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,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;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,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

Tags:诸葛亮   孟获   三国   政治   司马懿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